穿越周期波动 数字风控助力消费金融调整应对策略 丨数字金融“深”观察①

信贷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定位长尾客群的消费金融公司需要在存量时代寻求新策略。

中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招联、马上、兴业等多家头部消金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同比下降,总资产亦出现明显缩表。

麻辣财经报道记者观察到,在宏观经济波动、还款能力下降、“反催收”活动屡现的背景下,部分消金公司一方面在风险可控下最大程度地压降成本,另一方面对逾期的容忍度有所增加。

近期,麻辣财经报道记者在招联消费金融调研了解到该机构的两个应对策略:一方面建立客户自主增信的渠道,另一方面提升逾期客户的还款信心。招联将上述两个做法称作“自信”和“自愈”。

长尾客群和降低定价的天然错配

相较商业银行,消金公司无法直接吸储,资金成本更高,客群定位更长尾。

在调研中,麻辣财经报道记者了解到,消费信贷客户最为关注的两个核心点是额度和价格。据评估,消金客群有约2/3的客户反馈额度不够,部分客户希望价格可以更低。

然而,长尾客群代表着更弱的抗风险能力,这与更具普惠意义的低定价天然错配。如果依照传统模式强行降价,会违背了商业可持续规律。因此,通过金融科技实现精准风控、不断降低运营成本并反哺前端定价,成为了招联的思路。

招联表示,该公司建立一个客户自主增信的渠道,称作“自信”服务,即让客户自主上传材料来证明拥有更好的信用资质,属于逾期率更低的客群分层,以获得额度更高、价格更低的授信。支持的证明材料包括个税、公积金、收入、各类账单。

在客户自主上传材料后,招联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识别和授信审批,在满足风控要求前提下最大程度降低运营成本。

招联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截至目前,“自信”服务已为超过1500万名客户降价;在信贷审批终端,约有40%的客户在传统机构无法提供信贷服务的时间完成自助认证和审批。

此外,招联全面线上化、不设置网点的模式,与数字银行较为类似。招联首席信息官王耀南向记者表示,数字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在客群上存在错位,但从技术角度而言本质区别不大。

数字技术重塑贷后模式

受经济周期波动、居民还款能力下降等影响,近年来,“反催收联盟” “逃废债”等黑灰产不绝。

业内人士向麻辣财经报道记者表示,传统的贷后管理采取人海战术,在服务质量上参差不齐,在成本结构上会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在监管打击整治“反催收联盟”等非法组织的同时,持牌金融机构也需要不断规范自身催收行为。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通过《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于2024年4月正式实施。其中明确,消费金融公司应当建立逾期贷款催收管理制度,不得采用暴力、威胁、恐吓、骚扰等不正当手段进行催收,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对催收过程进行管理和记录,相关数据资料应至少保存5年。

暴力催收往往适得其反,容易引发逾期客户丧失还款信心。消费金融公司的做法是,适度提高不良容忍度,反而有更大概率回收不良资产。

招联表示,该公司推出名为“自愈”的服务,逻辑是将贷后管理的“主动找客户”的传统模式,进化为“客户主动找”的交互模式,在APP设置专属页面,呈现逾期解决方案。

催收模式背后有着数据能力支撑。招联首席信息官王耀南在接受麻辣财经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招联大模型使用开源数据,内部对数据向专业垂直的方向调训,并与业务高度结合。招联通过业务反馈的数据预测到就业率等指标的变化,再根据这些标签调整催收策略。

“招联对外部数据的使用是很克制的,更希望高效整合应用内部数据,把客户全生命周期的全量数据进行标准化挖掘,以降低费用成本。另一方面,近年来招联人工催收的比例一直在下降,用AI提升服务效能,有助于降本增效,反哺前端定价。”王耀南表示。

缓解金融调解资源不足难题

在贷后管理中,客诉、催收活动直接关联到金融领域的争议解决机制。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当前金融领域的争议解决机制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具体体现为法律途径的畅通性不足,缓释借贷双方矛盾的调解资源不足,这使得金融机构大量的清收集中于催收途径,加剧金融机构与消费者的矛盾,数字金融的发展仍存在尚未闭环的短板。

事实上,数字金融是一项社会性工程,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亦有助于矛盾调解等社会民生问题。此前,深圳金融监管局在全系统率先制定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引导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

对此,招联相关负责人从数字征信、互联网调解、互联网法院方面提出了三个建议:一是完善既有数字征信体系,探索公共数据向持牌征信机构开放的新模式,使数据依法合规应用于信贷领域;二是加速落地线上金融商事调解中心;三是加大互联网法院的区域布局,突破法治资源供给瓶颈,有效打击“黑灰产”降低信用成本,形成信用闭环。

据统计,2023年末,31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1.15万亿,尚不足整体消费信贷行业规模的1/10。

对于行业数字化水平参差不齐、中小机构数字化转型缓慢的问题,招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议有能力的头部企业贯彻监管关于“鼓励科技领先金融机构向中小金融机构输出风控工具和技术服务”的指导意见,将自身科技能力赋能中小金融机构。

一方面,输出低成本、高效率、定制化且合规的智能化产品与服务,帮助后者大幅提升业务处理效率,避免重复建设“小而全”的同类基础设施。

另一方面,借助高效、优质、可控的数智化服务,可进一步降低和化解普惠金融业务中的消保投诉等问题,在提升行业美誉度的同时,减少因客诉带来的资源浪费。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支点财经观点或立场。发布者:支点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eiying.cn/2024/09/25/14267.html

(0)
支点财经的头像支点财经
上一篇 2024年9月25日 下午6:58
下一篇 2024年9月25日 下午7:0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