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服务“三农”与乡村小微企业的主力军,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承担着乡村振兴、普惠大众的重要责任。
然而,长期以来农信社、农商行的数字化建设能力相对薄弱,部分农村地区金融消费者的“数字鸿沟”尚存,数字金融服务范围仍有拓展空间。
近日,2024金融科技应用创新发展大会暨农村金融机构信息化发展创新座谈会,在上海临港新辰国际会议中心正式举办。从监管、金融机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服务商等多个角度探讨农村金融数智化发展的相关议题。在本次大会上,第五届长三角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全球大赛同步启动。
前沿科技带来转型新机遇
“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新兴前沿技术的应用和飞速发展,金融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重塑金融行业的面貌,也为农村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开辟了广阔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服务二部科技处处长施建东在致辞中强调,农村金融机构要以金融科技为钥匙,解锁农村金融服务新模式,以创新发展为引擎,驱动农村金融转型升级新征程。
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党委委员、副总裁王远志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农村金融机构只有积极拥抱数字技术和智能化浪潮,才能提升服务质效。
从风控技术角度,中国工程院院士蒋昌俊在大会致辞中提到,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网络交易量激增,欺诈交易、恶意行为等风险也与日俱增。对此,开发新的风险防控体系成为了数字化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当务之急。
“基于计算机领域的研究基础,最新的网络交易风险防控体系通过多项技术手段实现了高并发、强实时、高时效的交易处理。”蒋昌俊表示。
在传统技术以外,AI大模型的兴起也给农村金融数智化转型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实际应用案例中,企业开发速度可以提升到一周时间,技术人员接受培训后三天即可上手。”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售前技术支持部总经理王鹏飞指出,针对中小金融机构在技术、专业人员储备、算力适配、投资风险和数据质量方面等挑战,浪潮信息的EPAI平台将大大降低应用门槛和研发人员的技术门槛。
农村金融机构组织架构同步改革
在技术创新以外,农商行、农信社等农村金融机构的数智化转型更离不开顶层设计和组织架构调整。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风险的重要性,并指出数字化转型是现代金融机构发展的重要方向。
对此,上海农商银行金融科技部总经理陶建林介绍,上海农商行早在2022年就完成了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提出了实现场景生态化、产品自助化、渠道综合化、经营数字化、风控智能化、运营自动化的六大目标,以明确的政策引导资源配置。
组织架构层面,上海农商行侧重于科技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我们要求科技人员与业务人员共同开发项目,提升交付效率,并要求科技部门副总经理在业务部门兼任、参与决策。”陶建林说。通过这些措施,上海农商行的交付周期从原先的170天成功缩短至90天。
麻辣财经报道记者注意到,在沪农商行(601825.SH)2024年半年报中提到,公司专职金融科技人员856人,较上年末增加4.65%,占员工总数的比重为9.59%。
“过去四年来,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着力点,都在于如何提高技术实施的质量。今年从底层逻辑来看,更侧重于金融科技创新应用的深度。”华东师范大学长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陈琦伟表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支点财经观点或立场。发布者:支点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eiying.cn/2024/09/04/11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