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孙诗卉 上海报道
8月17日,由《麻辣财经报道》主办、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联合主办的“2024资产管理年会” 在上海隆重举行。
长江养老首席投资官邱宏斌出席年会并发表了主题演讲,他指出,养老金的投资和科技的投资有一个天然的匹配度。科技项目的周期短则十年,长则二三十年,需要耐心资本的持续投入。“这个市场不缺热钱,缺的是谁能够耗得住时间。”他说道。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从高速发展转入中速发展,发展模式从债务扩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新的发展阶段,科创企业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科技对资金的需求量巨大。在这一背景下,邱宏斌就金融五篇大文章中的科技金融发表了相关看法。
他认为,科技最大的痛点是其周期太长,一个科技项目短则十年,长则二三十年。因为这样的天然属性,科技需要耐心资本的持续投入,这个过程中最匹配的就是养老资金和保险资金。养老资金的周期很长,以企业年金为例,它可以被看作一个持续滚动积累的资金。
从规模上看,企业年金截至去年年底约为3.1万亿,每年平均增速在两位数以上。包括净缴费和每年的投资收益。3.1万亿企业年金在市场上不断地寻找项目,只要企业持续缴费,就是一直存在的,其稳定性非常强,且每年还在净缴入的过程中,支取量很少,一次性支取在10%以下。因此这笔非常稳定的资金和科技、技改和科创企业投资的时间相匹配。
“我们找了2个案例,这些科技企业往回追溯或者层层穿透,可以看到教育基金、养老基金、家族基金等都有涉猎科技企业,科技企业的平均社会回报是超过固定收益的。”他说道。
对于怎么用金融赋能科技公司,怎么在二级市场做到对科技企业的赋能、服务于实体经济,他指出要对科技类企业形成赋能,需要在考核端解决投资经理的痛点。
“第一,养老金有一个天然的固收+属性,这是第一个要分出来的部分;还有一部分是权益部分,针对权益部分,考核期通常在3、5年,即使有时候更长一些,也难以覆盖资金的属性。因此我们做了更多的细分,把资金分成了周期类、科技类、价值投资、高股息等等不同的维度,通过不同的分类切分,给科技类企业一个比较基准,再给一个投资指引。投资经理通过投资指引和基准来配置资金,同时在后台还有一个绩效分析小组,对该投资经理进行绩效分析,和比较基准进行比较,也和社会其他投资比较,在考核端解决投资经理的痛点。” 他认为,将二级市场上已有的上市公司或者其他类型的科技类企业,作为单独类别进行考核、进行比较基准对比的时候,更容易形成对科技企业的赋能。
反之,在资金端为科技服务后,科技也将赋能养老金、保险资金管理。例如,保险定损、单据审核、各类模型的运用等等。他表示,从投资人的角度,可以通过模型进行量化、投资和筛选。作为一个专业养老金融机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运用上是我们的强项和核心竞争力。但整个行业现在都面临着一个情况,人一走业绩就波动。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大模型,把相关知识放进去用大语言、大数据库的方法逐渐完善,把一代又一代的投资经理的经验、教训以及对市场的看法等等融入这个模型中,从这个角度来看也能够践行我们的责任投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支点财经观点或立场。发布者:支点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eiying.cn/2024/08/22/8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