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主管报纸《金融时报》午后重磅发文,国债收益率应声上扬。
8月14日13点25分,《金融时报》官微以《促进债券市场在规范中健康发展》为题发布头条文章,明确表示坚决打击债券市场扰乱市场秩序违法行为。当前市场机构的公司治理和内控制度仍需不断完善,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
文章强调,近期债券市场有部分机构存在出借债券交易账户、报价明显偏离市场水平等现象,金融管理部门打击扰乱市场秩序违法行为,有利于规范市场运行,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促进金融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债券市场规范和发展是互促互进、并不矛盾的,在规范中能够实现更好的持续稳健发展。
消息传出后,长期限国债收益率应声上行,截至14点46分,10年期国债活跃券240011收益率从日内低点2.1700%反弹至2.1850%,30年期国债活跃券230023收益率从日内低点2.3550%反弹至2.3675%。
种种迹象显示,央行对债市的预期引导正在转入行动。8月9日,央行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并在“下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中表示,对金融机构持有债券资产的风险敞口开展压力测试。央行还强调,要防范利率风险,加强市场预期引导,关注经济回升过程中,长期债券收益率的变化。
民生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谭逸鸣表示,但当前央行尤为关注利率过快下行背后所累积的金融体系风险,不宜低估央行引导管理曲线形态的决心,央行有从预期引导进一步转向实操落地的可能性,叠加政府债发行、政策发力预期以及资金面扰动,预计短期内长端利率或维持区间震荡格局。
央行调控债市有哪些“法宝”?
“短期债市大概率窄幅震荡了,目前点位可能在央行的合意区间之内,现在的形势下谁也不敢随意突破。”一名沪上债券交易员告诉记者。多名债市人士也向记者透露,目前比较倾向于认为8月转入震荡行情。
针对此前市场对长债的热捧,有专家坦言,长期限债券久期较长,对利率波动更为敏感,理财资管等产品大量增持长债,既有资产配置的需要,背后也有博弈央行降息预期落地、炒作获利的想法。
8月13日,央行公布的金融数据不及预期,再度成为点燃债市多头情绪的导火索。8月14日上午,国债期货收盘全线上扬,长期限品种涨幅更大。Wind数据显示,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涨0.92%,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跌0.37%,5年期、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分别涨0.19%和0.05%。
针对本次金融数据,市场关注的一大焦点是,7月社融口径新增信贷融资为-767亿元,是2005年8月以来首度转为负值。对此,有观点认为,但这并非代表金融对实体的支持力度减弱,因为部分融资需求转向了银行表外,也有观点认为,这指向实体(非金融部门)信贷融资净偿还。
“7月新增信贷总量和结构均不佳,尤其是企业部门信贷明显转弱,除了季节性效应以外,一定程度也反映了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基建等传统领域的融资需求逐步收缩的趋势。”财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陈兴坦言。
和多位宏观研究人士一样,陈兴也认为在此背景下,政策利率仍有向下空间。在他看来,央行二季度货政报告提出要“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叠加海外主要发达经济体降息潮将至,我国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打开,年内政策利率或继续下调,有望降低实体部门融资成本并一定程度提振有效需求。
但也有专业人士提醒,今年以来我国长债利率下行较快,虽然背后有基本面因素支撑,趋势上没有问题,但利率过快下行客观上也积累了一定风险。而央行保持正常向上收益率曲线、校正债市风险的决心很大,不可低估央行行动的决心。
央行管理债市风险的手段是丰富的。华泰证券固收研究团队表示,央行的工具箱里至少还有三大“法宝”。一是直接收紧资金面;二是人民银行借入国债卖出,这一措施既能回笼流动性,又增加了国债卖盘,对于债市收益率也会有直接影响;三是继续对市场机构进行窗口指导,或者施加额外的监管手段。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还称,后续人民银行与金融监管部门不排除会继续运用预期管理、窗口指导、买卖国债、监管约束等方式来降低利率风险,及时校正和阻断金融市场风险的累积,防止利率的单边预期进一步强化,形成如硅谷银行的潜在风险。通过保持正常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保持市场对投资的正向激励作用,并稳定经济增长预期、稳汇率,推动金融内涵式发展和长期金融稳定。
投资者要审慎评估债市风险
“长债收益率向合理水平回升,有助于保持正常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防范形成‘收益率下行→经济预期转弱→收益率继续下行’的负向循环,也可避免弱预期自我实现的风险。”谈及调控长债收益率的重要性时,业内专家这样表示。
他还称,长债收益率回升也与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更加匹配。我国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经济总体仍将维持较快增长,通胀也有望呈温和回升态势,此前长债收益率过低,市场预期与经济基本面存在一定偏离。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就,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债券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断增强。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广受关注,央行多次就长债收益率问题向市场提示风险,目前也有所显效。
在《促进债券市场在规范中健康发展》一文中,《金融时报》评论员对央行持续关注并提示债券市场风险的原因、对投资者的建议和未来可能采取的行动进行了深入阐述。
上述评论员表示,央行是从宏观审慎角度出发持续关注并提示债券市场风险。我国债券市场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些风险事件,2013年的“丙类户”事件暴露了机构风险内控制度明显欠缺,2022年银行理财赎回潮反映出投资者对债券市场投资风险认知不足。2023年以来长债收益率已下行60个基点,呈现单边市场行情,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还出现了一些杠杆交易。市场分析认为,长债收益率单边下行会积累较大的金融风险,一旦市场转向,杠杆仓位快速平仓会加剧市场螺旋下行,还可能向其他金融市场传染,产生系统性风险。美国硅谷银行风险事件也有类似启示。央行要从宏观审慎角度出发,持续关注市场运行情况,为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及时提示风险,阻断单边行情放大风险。同时,还要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醒债券市场是有涨有跌、投资是存在风险的。
他建议,投资者要审慎评估债券市场风险和收益。债券投资要采取理性稳健的投资策略,避免投资行为过度短期化、追高炒作、盲目跟风。一些市场人士和业内专家指出,债券市场是存在利率风险的,债券市场投资不意味着一定能实现稳定的预期收益,在自主投资决策时,要有买者风险自负的意识。尤其是机构投资者更要切实加强内控管理,管好产品组合的风险,时刻警惕期限和资产负债错配风险。
他还预计,央行会坚决打击债券市场扰乱市场秩序违法行为。当前市场机构的公司治理和内控制度仍需不断完善,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近期债券市场有部分机构存在出借债券交易账户、报价明显偏离市场水平等现象,金融管理部门打击扰乱市场秩序违法行为,有利于规范市场运行,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促进金融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债券市场规范和发展是互促互进、并不矛盾的,在规范中能够实现更好的持续稳健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支点财经观点或立场。发布者:支点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eiying.cn/2024/08/15/7232.html